欧必特官网 发布日期:2022-09-28 阅读次数:16867
上周五,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《2022年降低通胀法案》,酝酿长达18个月
的美国史上最大规模气候法案即将本周内问世。
这对于全球能源转型的影响非常之大。分析指出,该法案把一些项目投资税
收抵免延长10年,提供高达50%的项目成本财政支持,计划到2030年减少
40%的碳排放量,将大大降低一系列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成本,并提高激
励措施的有效性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气候法案为美国史上最大气候法案,规模高达3690亿
美元;持续时间也更长,光伏项目可以获得的30%投资税收抵免延长10年
;项目成本财政支持比例也更高,如绿氢补贴高达生产成本的50%,同时
也将刺激电动汽车、储能、碳捕获和风能等其他清洁能源行业的爆发。
气候法案引发的"淘金热潮",正在加速涌入进入可再生能源市场。多家券商
研报点评称南县空气源热泵有望因此受益,在能源安全和碳减排目标下,欧洲市
场去天然气化将是长期必然趋势,热泵潜在规模超过4000万台,对应市场规
模接近万亿。
热泵是一种由电能驱动能够高效利用低品位热能的加热装置,热泵机组可从
自然界中吸收热量,经过热泵的“搬运”(电力做功驱动热泵),获得可用
于生产、生活的热能。
其原理相当于反向制冷空调,据中国节能协会发布的产业报告显示,热泵消耗
一度电可以产生三到四度电的热泵,其能源效率是电热水器的3-4倍。
南县空气源热泵是按照“逆卡诺”循环原理工作的。通过压缩机系统运转工作,吸
收空气中热量制造热水。具体过程是:压缩机将冷媒压缩,压缩后温度升高
的冷媒,经过水箱中的冷凝器制造热水,热交换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进行下
一循环,在这一过程中,空气热量通过蒸发器被吸收导入冷媒中,冷媒再导
入水中,产生热水。通过压缩机空气制热的新一代热水器,即南县空气源热泵
热水器。
信达证券分析师罗岸阳表示,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热泵可以主要分为三类—
—空气源热泵、水源热泵、地源热泵。其中,空气源热泵是最经济、最
成熟、最容易实现的方式。
最成熟:空气源热泵的发展距今已有接近 200 年的历史,在我国发展
也有接近五十年,技术迭代与应用已经非常成熟。相比较而言,我国水源、
地源热泵在进入21世纪后 才逐渐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。
最经济:相较于地源及水源热泵,其初始投资较低,最利于家用或中小型
商业建筑应用。
最容易实现:空气源热泵适用温度范围广、地理条件限制小,不受阴、雨、
雪等恶劣天气和冬季夜晚的影响,均可正常使用。
中泰证券分析师邓欣表示可从两个角度理解热泵的“替代效应”:
产品角度:热泵采暖是对当前传统锅炉替代;热泵热水是对当前燃气热水
器及纯电热水器的产品替代;
能源角度:国内热泵替代燃煤或纯电,海外热泵替代燃油或天然气驱动的
锅炉。
为什么欧洲市场热泵需求率先爆发?
从去年开始,电力需求的上升推动了煤炭、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上涨,俄乌
冲突导致的对于 俄罗斯煤炭、天然气产品的进口禁令进一步催化了国外能
源价格的疯狂上涨。能源价格的上升成为了欧洲能源转型的催化剂。
受能源涨价和补贴影响,21年欧洲多国热泵销售额出现爆发态势。2022年
5月欧盟提出了REPowerEU Plan, 旨在通过快速推动清洁能源转型降低欧盟对
于俄罗斯的能源依赖。通过该计划欧盟可以实现节能、多元化供应链、通过加
速欧洲清洁能源转型替代化石能源。根据计划欧盟计划在接下来的5年内新增
热泵装机量1000万台。
目前欧洲热泵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。挪威每千户居民中拥有50台热泵,
是欧盟中保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,西班牙、芬兰每千户保有量略超40台,
而捷克、德国、匈牙利、英国每千户热泵保有量目前不足10台。
欧洲热泵可能超预期
当前欧洲热泵增速指引为15-20%,按欧盟PEpowerEU5年倍增计划,
CAGR约15%,按EHPA预测26年销量约500万,CAGR约20%。
实际增速可能会远超指引:据欧盟8月1日达成的资源削减天然气用量协议,
今年8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间,各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
基础上减少15%,据法、德、意三国15-19年家庭供暖统计,约65%家庭供暖
由天然气完成,下降15%意味着欧洲1亿台存量家庭供暖设备中将约1000万台
将在未来半年多时间内被替换。
考虑家庭供暖需求集中在冬季,欧洲热泵在入冬前的需求量可能在200万-
500万台之间。
上游-部件:含压缩机、泵、换热器、控制器、阀等,其中压缩机、换热器
价值量相对较高;
中游-整机:第一梯队:三大白+芬尼;第二梯队:热水公司转型+专业性
品牌;
下游-市场:国内市场采暖+热水;海外市场采暖+泳池。
当前国内热泵行业已实现供应链国产化,核心零部件均可在国内采购。同时,
热泵压缩机、控制器、阀件等上游市场有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。例如控制器
领域,麦格米特21年实现全线增长,其中热泵控制器出货增速超50%,市场
份额明显提升,并通过与多家国内外芯片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应对缺芯问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TOP